1.焊接性
熔模组合大多应用焊接法,故模料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焊接强度,以免模组在运输和制壳过程中从焊接处发生断裂。
此外,还要求模料复用性好,回收方便,化学性质稳定,不易老化变质,无公害,资源丰富,廉等。
2.热稳定性
热稳定性是指当温度升髙时,模料抗软化变形的能力,蜡基模料的热稳定性常以软化点来表示,它是以标准悬臂试样加热时,保温2小时的变形量(挠度)达2毫米时的温度作为软化点,模料软化点一般应比制模工作场地的温度高10℃以上为宜。
3.收缩率
为熔模达到应有的尺寸精度,要求模料的收缩率小,般应小于1%, 模料的线收缩率可达0.5%以下;收缩率小则膨胀系数小,也有利于防止兜壳在脱蜡时被胀裂。
4.强度
模料在常温下应有足够的强度,以在制模、制壳等生产过程中熔模不发生破损、断裂;通常用于小型铸件时,模料的抗拉强度应大于1.4MPa(≈14kg/cm2),用于大型铸件应不低于2.5MPa(≈25kg/cm2);若模料采用测定抗弯强度,应大于2.0MPa, 好为5.0-8.0MPa。
5.熔点
模料的熔点及凝固温度区间应适中,熔点一般在50-80℃范围内为宜,模料的凝固温度区间不宜太窄或太宽,一般应选择在5-10℃之间,以便于配制模料、制模及脱蜡工艺的进行。
6.硬度
模料表面应有一;硬度,以防在生产过程中被碰伤或摩擦损伤,模料硬度通常以针人度表示(针入度:1度=1/10mm), 模料的表面硬度可达4-6度,若模料的硬度太高修整性差,易发脆。
7.流动性
模料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,以利于充满压型型腔、获得棱角清晰、尺寸 、表面平滑光洁的熔模;此外,也便于模料在脱蜡时从型壳中流出;但模料的流动性过高,当注人型腔时易形成紊流、飞溅,致使熔模表面产生流痕、气泡等缺陷。所以应控制模料具有适当的流动性。
8.涂挂性
模料应能很好地为耐火涂料所润湿,并形成均匀的指盖层,模料的涂挂性可用测定熔模与粘结剂间的润湿角来衡量。
9.灰分
模料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。型壳焙烧后,残留在型腔中的模料残灰要尽量少,一般应低于0.05%(重量比),以免影响铸件质量。
压铸件中铸件,凡与铸造合金相结合的凸绿、夹角、锐边等部分,均须倒成园弧,以避免这些部分因铸造合金的应力集中而遭到腚坏。